題目:信息化的直接作用在于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據估計,信息化促進經濟效益的平均倍增比率為(。。
A、1/3
B、1/2
C、2/3
D、1/4
答案:A
題目:在信息集成平臺基礎上,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分類編日以便丁建設項目參與各方的信息利用,這是(。┑墓δ。
A、搜索層
B、分類層
C、集成平臺
D、發(fā)布與傳遞層
答案:B
題目:(。榻ㄔO項目參與各方提供方便的信息檢索服務。
A、建設項目信息搜索層
B、工作流支持層
C、建設項目協同工作層
D、建設項目信息發(fā)布與傳遞層
答案:A
題目:(。┠苤С中畔热莸木W上發(fā)布。
A、建設項目信息搜索層
B、工作流支持層
C、建設項目協同工作層
D、建設項目信息發(fā)布與傳遞層
答案:D
題目:( )使建設項目參與各方通過項日信息門戶完成一些工程項目的日常工作流程。
A、建設項目協同工作層
B、個性化設置層
C、工作流支持層
D、數據安全層
答案:C
題目:(。┦褂猛剑ㄈ缭诰交流)和異步(線程化討論)手段使建設項目參與各方結合一定的工作流程進行協作和溝通。
A、建設項目協同工作層
B、個性化設置層
C、工作流支持層
D、數據安全層
答案:A
題目:(。┦菇ㄔO項目參與各方實現基于角色(Role-Based)的界面設置。
A、建設項目協同工作層
B、個性化設置層
C、工作流支持層
D、數據安全層
答案:B
題目:( )建設項目信息門戶有嚴格的數據安全保證措施,用戶通過一次登錄就可以訪問所有規(guī)定權限內的信息源。
A、建設項目協同工作層
B、個性化設置層
C、工作流支持層
D、數據安全層
答案:D
題目:由于采用基于互聯網的項目信息門戶后提高了信息交流與溝通的效率和有效性,從而減少了不必要的工程變更,提高了決策效率,帶來間接成本降低。據統(tǒng)計,應用基于互聯網的項目信息門戶所帶來的成本降低可以占到項目總成本的(。
A、53%
B、1%~3%
C、3%~5%
D、1%~5%
答案:D
題目:(。┰贗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基于互聯網的項目信息門戶作為管理公司建設項目的平臺。
A、Webeor公司
B、3COM公司
C、Cephren公司
D、Blne-Line/On-Line公司
答案:B
題目:在建設項目(。匆(guī)定建設單位應及時向地方城建檔案部門移交工程檔案。
A、竣工前
B、竣工后
C、竣工驗收時
D、竣工驗收后
答案:D
題目:對監(jiān)理檔案進行整理、裝訂與歸檔應由(。┙M織負責。
A、項目經理
B、項目總監(jiān)理工程師代表
C、項目總監(jiān)理工程師
D、地方城建檔案部門
答案:C
題目:施工單位應在工程(。⿲⑹┕の募碛涗浲戤叢⒁平唤ㄔO單位。
A、竣工前
B、竣工后
C、竣工驗收時
D、竣工驗收后
答案:A
題目:(。┴撠煓n案的最后驗收。
A、檔案行政管理部門
B、監(jiān)理單位
C、項目總監(jiān)理工程師
D、地方城建檔案部門
答案:D
題目: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等有關單位應在工程(。⿲⒐こ虣n案按合同或協議規(guī)定的時間、套數移交給建設單位,辦理移交手續(xù)。
A、竣工前
B、竣工驗收前
C、竣工驗收時
D、竣工驗收后
答案:B
題目:如遇特殊情況,需要推遲報送日期,必須在規(guī)定報送時間內向( )申請延期報送并申明延期報送原因,經同意后辦理延期報送手續(xù)。
A、檔案行政管理部門
B、監(jiān)理單位
C、項目總監(jiān)理工程師
D、地方城建檔案部門
答案:D
題目: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后(。┌匆(guī)定及時向地方城建檔案部門移交工程檔案。
A、施工單位
B、建設單位
C、監(jiān)理單位
D、總監(jiān)理工程師
答案:B
題目:(。┴撠熃邮蘸捅9芩牱秶鷳斢谰煤烷L期保存的工程檔案和有關資料。
A、檔案行政管理部門
B、地方建設主管部門
C、地方城建檔案部門
D、地方檔案局
答案:C
題目:我國(。┨岢鲂畔a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
A、1980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5年
答案:D
題目:(。┦菦Q定信息系統(tǒng)實施成敗的關鍵因素。
A、項目領導者對待建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態(tài)度
B、開發(fā)人員的學習情況
C、開發(fā)人員的培訓情況
D、使用人員的培訓情況
答案:A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