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水利知識點: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治理與防護條例
導語:建設工程教育網是國內工程類遠程教育基地,憑借其多年輔導經驗,聘請國內考試輔導專家,依托專業(yè)的教學服務團隊,采用高清課件、移動課堂等先進教學方式,強力推出二級建造師等網上輔導課程,點擊了解課程詳情>>>
第1條防治江河洪水,應當蓄泄兼施,充分發(fā)揮河道行洪能力和水庫、洼淀、湖泊調蓄洪水的功能,加強河道防護,因地制宜地采取定期清淤疏浚等措施,保持行洪暢通。
防治江河洪水,應當保護、擴大流域林草植被,涵養(yǎng)水源,加強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第2條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導河水流向、保護堤岸等工程,應當兼顧上下游、左右岸的關系,按照規(guī)劃治導線實施,不得任意改變河水流向。
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的規(guī)劃治導線由流域管理機構擬定,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其他江河、河段的規(guī)劃治導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擬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江河、河段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之間的省界河道的規(guī)劃治導線由有關流域管理機構組織江河、河段所在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擬定,經有關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提出意見后,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3條整治河道、湖泊,涉及航道的,應當兼顧航運需要,并事先征求交通主管部門的意見。
整治航道,應當符合江河、湖泊防洪安全要求,并事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
在竹木流放的河流和漁業(yè)水域整治河道的,應當兼顧竹木水運和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并事先征求林業(yè)、漁業(yè)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在河道中流放竹木,不得影響行洪和防洪工程設施的安全。
第4條河道、湖泊管理實行按水系統(tǒng)一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加強防護,確保暢通。
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主要河段,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重要河段、湖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之間的省界河道、湖泊以及國(邊)界河道、湖泊,由流域管理機構和江河、湖泊所在地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劃定依法實施管理。
其他河道、湖泊,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機構的劃定依法實施管理。
有堤防的河道、湖泊,其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行洪區(qū)和堤防及護堤地;無堤防的河道、湖泊,其管理范圍為歷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設計洪水位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和行洪區(qū)。
流域管理機構直接管理的河道、湖泊管理范圍,由流域管理機構會同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前款規(guī)定界定;其他河道、湖泊管理范圍,由有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前款規(guī)定界定。
第5條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的土地和岸線的利用,應當符合行洪、輸水的要求。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建設妨礙行洪的建筑物、構筑物,傾倒垃圾、渣土,從事影響河勢穩(wěn)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礙河道行洪的活動。禁止在行洪河道內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和高稈作物。在船舶航行可能危及堤岸安全的河段,應當限定航速。
限定航速的標志,由交通主管部門與水行政主管部門商定后設置。
第6條禁止圍湖造地。已經圍墾的,應當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防洪標準進行治理,有計劃地退地還湖。禁止圍墾河道。確需圍墾的,應當進行科學論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確認不妨礙行洪、輸水后,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
第7條對居住在行洪河道內的居民,當?shù)厝嗣裾畱斢杏媱澋亟M織外遷。
第8條護堤護岸的林木,由河道、湖泊管理機構組織營造和管理。護堤護岸林木,不得任意砍伐。采伐護堤護岸林木的,須經河道、湖泊管理機構同意后,依法辦理采伐許可手續(xù),并完成規(guī)定的更新補種任務。
第9條對壅水、阻水嚴重的橋梁、引道、碼頭和其他跨河工程設施,根據防洪標準,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guī)定的權限責令建設單位限期改建或者拆除。
第10條建設跨河、穿河、穿堤、臨河的橋梁、碼頭、道路、渡口、管道、纜線、取水、排水等工程設施,應當符合防洪標準、岸線規(guī)劃、航運要求和其他技術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響河勢穩(wěn)定、妨礙行洪暢通;其可行性研究報告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報請批準前,其中的工程建設方案應當經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前述防洪要求審查同意。
前款工程設施需要占用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土地,跨越河道、湖泊空間或者穿越河床的,建設單位應當經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門對該工程設施建設的位置和界限審查批準后,方可依法辦理開工手續(xù);安排施工時,應當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位置和界限進行。
第11條對于河道、湖泊管理范圍內依照本法規(guī)定建設的工程設施,水行政主管部門有權依法檢查;水行政主管部門檢查時,被檢查者應當如實提供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前款規(guī)定的工程設施竣工驗收時,應當有水行政主管部門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