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7 08:38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文藝復興建筑風格發(fā)源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開始的標志是佛羅倫薩主教堂的大穹隆頂,它是作為共和政體的紀念碑而建造的。后傳播到歐洲其它地區(qū),形成帶了有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筑風格。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在文藝復興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藝復興建筑風格最明顯的特征是揚棄了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建筑風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師和藝術家們認為,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權統(tǒng)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臘和羅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們認為這種古典建筑,特別是古典柱式構圖體觀著和諧與理性,并同人體美有相通之處,這些正符合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文主義觀念。
文藝復興建筑風格的打造與當時建筑師們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當時的建筑師,包括帕拉第奧和維尼奧拉本人在內并沒有受規(guī)范的束縛。他們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一方面又靈活變通,大膽創(chuàng)新,甚至將各個地區(qū)的建筑風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他們還將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科學技術上的成果,如力學上的成就、繪畫中的透視規(guī)律、新的施工機具等等,運用到建筑創(chuàng)作實踐中去。
文藝復興建筑,特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是世界建筑史上一個大發(fā)展和大提高的時期。在文藝復興時期,建筑類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筑師在創(chuàng)作中既體現統(tǒng)一的時代風格,又十分重視表現自己的藝術個性。
一般認為,十五世紀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建成,標志著文藝復興建筑的開端。而關于文藝復興建筑何時結束的問題,建筑史界尚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學者認為一直到 十八世紀末,有將近四百年的時間屬于文藝復興建筑時期。另一種看法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到十七世紀初就結束了,此后轉為巴洛克建筑風格。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