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房建工程 > 正文

北京市某住宅樓磚混結構成套冬施技術方案

2012-10-11 13:44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整理  【  【打印】【我要糾錯】

  第一卷 磚混結構成套冬施技術

  北京市××××小區(qū)4.5萬m2居民住宅樓工程包括8棟6層磚混結構及全部市政管線配套施工。按施工進度要求,主體結構及大部分抹灰都要在冬期完成。經(jīng)過130d的連續(xù)施工,如期完成了房建任務,創(chuàng)造了6層磚混結構在低溫條件下快速施工的新紀錄,比國家定額工期提前了300余天,F(xiàn)將該工程采用的成套冬施技術介紹如下。

  第1章 依據(jù)工程總體進度安排確立冬施宏觀控制總體目標

  該小區(qū)包括8棟6層磚混住宅樓,工程總控制進度(縮編)如表7-8-1.該工程從基礎開挖到室內(nèi)外抹灰完成都在冬季,該工程冬施的關鍵是處理好下列幾個問題:(1)基礎挖方與填方的綜合安排;(2)在冬施條件下砌體強度的增長與工程進度的適應關系;(3)冬季抹灰與結構交叉及抹灰質(zhì)量的控制手段。

  第2章 基礎挖方回填的綜合安排

  根據(jù)總控制進度,基礎工程的工期為25d,從基礎挖方到回填,中間經(jīng)過釬探、驗槽、支模、澆混凝土、砌磚等7道工序,根據(jù)分項進度的安排,基礎挖土的時間只有4~5d(因棟號大小而異),人工開挖雖可減少肥槽回填,但進度無法保證,若采用機械開挖,必然造成大量的冬季回填,怎樣做到既能滿足計劃進度的需要,又能減少冬季填方并使填方質(zhì)量滿足要求,對此提出如下安排:

  1. 先用3臺1m3反鏟大揭蓋開挖,完成80%的土方,挖至基底上50cm處,然后人工開挖。

  2. 根據(jù)回填至室內(nèi)地坪的需要,就近棄土,并及時用巖棉被覆蓋保溫,防止土受凍后填土質(zhì)量受影響。

  3. 為給上層施工創(chuàng)造工作面,基礎砌筑完成后,立即組織基礎及房心回填,并作為基礎工期的組成部分,以確保這一安排的實施。

  4. 嚴格控制回填質(zhì)量,下土過篩,步步取樣作容重試驗。規(guī)定首層地坪混凝土需進入4月份大地反暖后進行,在地面澆注混凝土前,再全面澆水加夯。入夏后經(jīng)普遍檢查,未出現(xiàn)一處地坪下沉開裂現(xiàn)象。

  第3章 為滿足結構強度和安全需要,進行砌體及混凝土在施工過

  該工程結構工期為45d,6層結構平均每7d一層,在室外氣溫為-5~-l0C的條件下,砌體的砂漿強度應滿足結構自重及施工荷重不斷增長的需要。為此,需要掌握結構在冬施條件下的受力特征。盡管結構在施工階段受力狀況與常溫施工并無兩樣,但由于砂漿強度在自然氣溫下的增長遠達不到常溫增長的速度,如無必要的防凍措施,可能會影響結構的安全。因此,預知結構在冬施階段的受力特征,就成為冬季施工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術工作。為使計算具有代表性,選擇的計算參數(shù)是:開間3.6m,層高2.7m,預制樓板,橫墻承重。施工層活荷重取2.5kN/m2,非施工層活荷重取0.5kN/m2.按照無筋砌體承載力的計算規(guī)定,分別驗算了施工層及各非施工層砌體底部的實際應力,并按照磚材等級為MU10(即100號磚,也是6層磚混結構通常的設計取值)確定出相應的砂漿強度等級,編制了冬施階段砌體應力及砂漿最低強度極限表(表7-8-2),作為冬施條件下控制各層砂漿強度及選擇防凍劑的依據(jù)。

  表7-8-2的含義是,如施工至四層結束時,四層墻體應力為0.42MPa,此時三層的砌體應力為0.71MPa,二層的應力為0.98MPa,首層的應力為l.23MPa,首層的砂漿強度等級應達到M1,各層砌體的砂漿強度要求,可從橫行中查出。

  表7-8-2中所列的砂漿強度不是設計等級,而是施工進度到達一定部位時,各層砂漿強度增長的要求和必須達到的強度等級,這是針對冬施條件下室外氣溫低,砂漿強度增長慢而提出的最低極限要求。不摻防凍劑的砂漿,在負溫條件下幾乎不可能有很大的強度增長。因而,表7-8-2中所提出的砂漿強度是防凍劑的選擇依據(jù)。

……

  詳情請下載附件北京市某住宅樓磚混結構成套冬施技術方案

責任編輯:淘淘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